作家部落 张戬炜

    29、铜儿  

     

    语言在使用中,从这种读音衍变为那种读音、从这个字衍变为那个字,褒贬易位、简繁转换,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。有以“杯具”代替“悲剧”、并衍生出什么“洗具(喜剧)”、“餐具(惨剧)”、“茶具(差距)”之类。这真是汉语的“杯具”。

    有一个词,大腕,一直觉得有问题。汉语的传统里,似乎没有这样用法。如果说是现代汉语,它的读音却早就生存于北方口语之中。

   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理:大蔓——大万——大腕。

    农耕社会的口语,与生产活动有着紧密联系。田里种瓜,细枝弱蔓,瓜长不大。反之,要粗藤大蔓上的瓜,才能长得很大。所以,对于能力超群的人,譬之为“大蔓”,意思是他可以有很大成就。此语从修辞学的角度讲,是通顺的。

    随之衍生的,就是“万”。

    “万”的意思,是极言其多。北方有句俗语叫“扬名立万”,说的就是一个人名振四方,登高一呼,应者云集、万众相随。北方方言中对于无法计数的事,往往会加一个“大”字。譬如“大几十号人”、“大着呢”、“大了去了”。“万”字前面加“大”,就是“大万号人”。譬如现在明星开演唱会。巨型体育馆内,万众、不,往往是“大几万众”,粪土金钱,一掷千金。偶像登台,立即闻声起舞、口呼足蹈、如痴如醉、交加涕泪。个中情景,不说也罢。

    大蔓,大万,口语中语音相近,落实到书面,“大蔓”就有可能变成“大万”。

    大腕,从词语的属性来看,指的是“大手腕”。修辞上,“手腕”作动词用,指的是办事的机巧与能力。“大蔓结大瓜”、“登高一呼、万众云集”,表达的应该是“实力”,与“大手腕”的修辞方法,关系似乎不大。如前所述之明星效应,明显不能用“手腕”来形容。

    使用这个词的人,大概自己也觉得有点问题,于是又衍变出一个词:“大款”,单指有钱人了。

    说到“钱”,想到常州人对钞票的一个俗称:“团儿”。

    钱为什么叫“团儿”?在我看来,其实也是一个衍变的结果。

    钱,不说早期用贝壳、石头之类,从秦朝起,先民用的就是铜钱。“秦半两”、又叫“五铢钱”,现在收藏界珍贵着呢。有人说,古人都用银子。呵呵,这是小说家言。那种动辄出手几十两、一赌就是几百两银子的事,只可以放在舞台上演戏用。古代生活中,几两银子就是巨款了。许多小老百姓活了一辈子,都没有用过银子。

    也有人会不相信,那就给个证据。

    戚继光,向常州人唐荆川请教过枪法,创建过“戚家枪”,是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。他写过一本书,叫《纪效新书》,书中提到明朝曾“高薪募兵”。多高的薪水呢,“月银九钱”。例见第四卷:“凡你们当兵之日,虽刮风下雨、袖手高坐,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。”三分者,三分银子也。一日三分,三十日,正是九钱。拿了这份银子,戚大人正色道:“养了一年,不过望你一二阵杀胜。你不肯杀贼保障他,养你何用!”此话是说,在明朝,一个月付不到一两、年薪只要十两八钱银子,就可以让人不顾生死、阵前拼命了。为什么?因为明朝时一两银子,约等于一千五百个铜板。当时十几个铜板,就可以买一斤猪肉。年薪十两八钱银子,约等于现在年薪十几万,确实能让人投军入伍了。

    如果当时有人拿着一两银子去买猪肉,约等于现在的人拿一张一万五千元面额的纸币,卖肉的是找不开的。所以,民间交易一般只用铜钱,不用银子。

    因为铜钱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结算凭证,所以,吴地民间口语中“有钱、没钱”,常常说成“有铜钱、呒铜钱”。书面语中,还会写成“有铜钿、呒铜钿”。

    钿,音:tián。本意是指金子做的花,后泛指贵族妇女饰品上的嵌金、嵌银、嵌珠等。此处借来作“珍贵”意。铜钱、铜钱,铜做的、很珍贵的东西,曰“铜钿”。

    铜钱、铜钿,音训可通。那从什么时候起,铜钱又变成了“团儿”了呢?事情得从清光绪年间说起。

    自古用钱,铜钱为先。铜钱又称铜板,是一个很薄、很小的东西。如果不够使,就上银子。清末,国力不够,通货膨胀,麻烦来了。交易支付时,铜钱太多,不胜其重。银子不够,不胜其窘。只是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,光绪二十三年(公元1897 年),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朝廷“仿造大小铜元,以补制钱之不足。” 

    什么叫铜元?就是铜钱的上级,一个铜元抵一百个铜钱。这样,既解决了“不胜其重”的问题,又解决了“不胜其窘”的问题,端的是一个好主意。

    光绪二十三年(公元1900 年),铜元在广东试铸成功。每枚重2钱,含铜95%、白铅4%、锡1%。正面铸汉字“光绪元宝”、满文“广宝”、以及“每百个换一圆”字样。然后,各省以“两个率先”的姿态,纷纷投入铸币运动。接下来是民国成立、军阀混战。铸铜元运动方兴未艾,一直铸到中国金融大乱,宏观调控、紧急刹车。

    铜元从入世到辞世,短短三十余年。但其数量之浩繁、种类之庞杂、版别之众多,令人叹为观止。据梁启超先生所记,光绪30年至光绪34年,铜元铸额总数为1243亿枚之巨。清末,仅铜元背面的蟠龙图案版别,就超过400种。

    哇,这么多铜元在生活中“轻灵咣啷”,日常生活怎么会不留下相关痕迹呢?于是,“铜元”这个词汇,开始在常州人的生活中出现、并广泛投入使用。然后,“铜元”戏谑成“铜儿”,再谑成“团儿”。

    大蔓——大万——大腕——大款。

    铜钱——铜钿——铜元——铜儿(团儿)。

    事情就这么简单。